• 訂閱/取消訂閱電子報
  • 會員專區
  • 我的報名表
  • 關於和泰純青
    • 理念宗旨
    • 交通資訊
    • 誠信經營規範
    • 大事紀
    • 財務報告
    • 成果報告
    • 常見問題
    • 隱私權宣告
  • 幼兒學童
    • 純青學堂
    • 純青學堂園地
    • 純青學堂分佈圖
    • 純青體育
    • 純青體育園地
    • 純青體育分佈圖
  • 學青社青
    • 學青社青介紹
    • 純青學堂國中部
    • 純青學堂國中部園地
    • 純青學堂國中部分佈圖
  • 幸福家庭
    • 幸福家庭介紹
    • 幸福家庭課程
    • 課程回顧
  • 樂齡生活
    • 樂齡生活介紹
    • 樂齡生活園地
    • 課程回顧
  • 公益活動
    • 公益活動介紹
    • 交通安全繪畫比賽
    • 優良駕駛子女獎學金
    • 十秒鐘愛一生
  • 課程報名
  • 純青文章
    • 文章選讀
    • 美好人生
    • 電子報
  • 最新消息
  • 臉書粉絲頁
  • LINE
  • Instagram
和泰純青基金會

和泰純青基金會

  • 關於和泰純青
    • 理念宗旨
    • 交通資訊
    • 誠信經營規範
    • 大事紀
    • 財務報告
    • 成果報告
    • 常見問題
    • 隱私權宣告
  • 幼兒學童
    • 純青學堂
    • 純青學堂園地
    • 純青學堂分佈圖
    • 純青體育
    • 純青體育園地
    • 純青體育分佈圖
  • 學青社青
    • 學青社青介紹
    • 純青學堂國中部
    • 純青學堂國中部園地
    • 純青學堂國中部分佈圖
  • 幸福家庭
    • 幸福家庭介紹
    • 幸福家庭課程
    • 課程回顧
  • 樂齡生活
    • 樂齡生活介紹
    • 樂齡生活園地
    • 課程回顧
  • 公益活動
    • 公益活動介紹
    • 交通安全繪畫比賽
    • 優良駕駛子女獎學金
    • 十秒鐘愛一生
  • 課程報名
  • 純青文章
    • 文章選讀
    • 美好人生
    • 電子報
  • 最新消息
首頁純青文章文章選讀職場人際關係(上)─ 職場人際關係的經營

職場人際關係(上)─ 職場人際關係的經營

發佈日期:2024.05.31
邀請您思考:「職場同事關係,是純粹的朋友關係嗎?」倘若答案為「否」,那麼您與同事長官的互動方式,和與家人朋友的互動方式,有做出區別嗎?
分享 分享
文:孫嘉孺 諮商心理師
圖:freepik    https://www.freepik.com/


2020年Covid-19疫情升起並開始對全世界造成巨大衝擊,當然也連動影響到身處在臺灣的我們,對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等各層面帶來許多變動。所以
,我想先問問此刻正在閱讀此篇文章的您「一切都好嗎?」

當我看到疫情帶來的連鎖效應,我相信在這兩、三年裡,許多人重新思考工作轉型與轉職等職業生涯發展議題,甚至是人生翻過了新的篇章。而今年(2023年)上半年度,我正好有機會在基金會進行了三場與「職場」相關的主題講座,包括職涯發展的思考規劃,以及職場人際關係的相關探討。接下來這兩篇文章「職場人際關係的經營」以及「職場暴力的因應之道」,皆是以「職場人際關係」出發所衍伸的相關議題─也是多數工作者在職場上最常感到心累的原因。現在,我將講座內容轉化為文字整理,期盼這兩篇文章能與正在閱讀的您一起盤點與覺察我們自己的職場人際關係。
 
「職場」的本質
首先,邀請您一起思考:「之所以會有職場的出現與存在,目的是什麼?」
我相信答案會近似於「一群人聚在一起,付出專業…」、「透過交換彼此的心力腦力、勞力與專業等,互利,為了賺錢….」、「最終目的是能生存」等。您同意嗎?換句話說,「職場」的本質,和「家庭」與「校園」的本質是很不同的。
 
同事,是朋友嗎
若我們願意承認職場的本質,是包含了「專業、合作、競爭、獲利/達到好的目標結果、雙贏共好、生存、淘汰、汰換」等複雜的組成成份,那麼接下來繼續邀請您思考:「職場同事關係,是純粹的朋友關係嗎?」倘若答案為「否」,那麼您與同事長官的互動方式,和與家人朋友的互動方式,有做出區別嗎?舉個最簡易的衡量方式,當同事長官想和您互加臉書或IG好友,您會如何回應?
 
您期待怎麼樣的職場人際互動
文章寫到這裡,也許您會發現,我沒有用「好人緣」這類的詞彙來設定作為職場人際關係的目標。在華人社會裡,我們滿常被教育「要有好人緣」,其實背後常常隱含著「我們要討人喜歡」的價值觀,也就是「我希望每個人都會喜歡我」、「我要讓每個人都喜歡我」,換句話說,也是「我害怕被別人討厭」。這和我們文化中的生存本能有關,我們內心深處有這樣的價值觀是自然的。但是
,若我們能漸漸檢視自我內在核心的價值觀,才有機會不被價值觀所綑綁。試想,如果我們在職場上也一直抱持著「我希望每個人都會喜歡我」,會發生什麼事呢?

所以,您期待有怎麼樣的職場人際互動?
以上的提問,是我認為在思考職場人際關係時,首先要幫助自己釐清的。沒有標準答案,更沒有「對」的答案。因為每個人的個性、工作風格以及職務要求與所在的職場文化等,都不一樣。但我相信有其共同處,就是:「被尊重(互相尊重)」以及「舒服」的互動。
 
職場人際關係的核心
思考了職場與職場人際關係的本質後,接下來的四個向度,是我認為第二層基礎且重要的核心,包括:
職場禮儀:尊重每一位和我們互動的人。
職業倫理:清楚該職業要求的工作倫理,例如保密與商業機密等。
願意合作:清楚團隊或組織的共同目標,知道自己是完成工作重要的一環(不妄自菲薄、不推諉卸責)。
看懂局:看懂所處的組織與部門的組成及動力,看懂職場政治。
 


能把握好這四個向度,另外再加上自身的「專業」─在職場上最重要的底氣,相信已經能擁有頗為良好的職場人際互動。
 
職場江湖 險惡難免
然而,我們在職場上很自然會遇到工作風格迥異的合作對象、會有人際摩擦、競爭比較與捲入權力鬥爭等各種挑戰情境。這些時候,我認為就會觸及到我們每個人內在的心理運作機制,然後我們每個人就會做出不同的因應行動,於是,也就影響著我們與對方的互動,會朝向較為良好,亦或是更為負向的互動循環。

因此,我們來認識四個很重要有助於提升自我覺察與調整和他人互動的面向,包括了:自我覺察、瞭解與接納自我情緒、人我界線,以及關係中的互為主體性。
 


當我們談到「關係」時,必然包含了兩個以上的「主體」,因此,就不是「自己說了算」這麼單純,而會是在兩個(以上)主體的互動中,持續嘗試互動→覺察自我與他人(情緒與界線)→持續調整(自我內在以及與他人互動方式)。

舉個例子,倘若我們被捲入職場的權力鬥爭時,就問問自己以下的提問「何以我會被捲入這場鬥爭?主導者是誰?還有哪些人和我有類似的處境?」「在這場鬥爭裡,我被當成什麼角色?例如:被用來打擊他人的棋子?」「這場鬥爭,對我有任何意義嗎?和我的工作任務有任何的相關嗎?」「我要繼續被動或主動參與嗎?還是我要如何能全身而退?每個行動的代價是什麼?」…等。唯有先幫助自己釐清思緒,才有機會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與行動。而關鍵都在於,「認識自我」與「認識職場世界」。
 
離職後,同事才真正地成為朋友
上述對於職場人際關係的思考與經營,或許對身處在講究「人情文化」的工作者而言,會有點不習慣。
然而,在我十多年的職場人際經驗裡,我認識了許多很好的工作夥伴,在工作中有合作,也會有摩擦、誤會、彼此目標不同與競爭等情形(譬如有組織考績等)。但是因為在工作中彼此能調整與維繫著同輩同事或部屬長官等的屬於職場本質上的工作界線,因此,在我離開該職場轉換到新職場後,反而與多位同事成為了真正的朋友。所以,回到初衷,把握好職場以及職場人際關係的本質,用心經營,才真正有助益於工作,同時也獲得有意義的人際互動關係。
 
回列表
分享 分享
TOP
財團法人和泰純青社會福利基金會
地址: 台北市松山區光復北路190巷35號2樓
電話: (02)2717-3899
傳真: (02)2717-5299
信箱: chun.chie@msa.hinet.net

關於和泰純青

  • 理念宗旨
  • 交通資訊
  • 誠信經營規範
  • 大事紀
  • 財務報告
  • 成果報告
  • 常見問題
  • 隱私權宣告

服務項目

  • 幼兒學童
  • 學青社青
  • 幸福家庭
  • 樂齡生活
  • 公益活動
  • 課程報名

本會訊息

  • 純青文章
  • 最新消息

關注我們

  • 和泰純青Facebook
  • 和泰純青LINE
  • 和泰純青Instagram
© 2021 CHUN CHING SOCIAL WELFARE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A-cart網頁設計

訂閱電子報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