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話,打造職場好關係
發佈日期:2024.10.28
在我們的教育,大多著重學生們表達自己想法與意見的能力,於是我們有許多機會學習說話與表達的技巧,練習在他人面前闡述自己的見解。
文:張蓓雯 諮商心理師
圖:freepik https://www.freepik.com/
多聽,少說
在我們的教育,大多著重學生們表達自己想法與意見的能力,於是我們有許多機會學習說話與表達的技巧,練習在他人面前闡述自己的見解。
然而,我們卻很少注意到傾聽的重要性。有時,我們以為已經聽到了對方說的話,但似乎沒有真正「聽進去」。我們說話與大腦思考運轉是存在時間差,這個時間差也讓我們容易在對方傳達訊息時,大腦思考卻已經進入下一個情境,難以和對方同在。我們以為自己能接收到對方傳達的所有訊息,事實上卻漏掉很多重要的資訊,也忽略了那些訊息背後隱藏的情緒、意義以及重要性。
傾聽的元素
「聽」和「傾聽」並不相同。「傾聽」是我們說的話能真正地被理解、被感受、被認同。 若把傾聽的歷程分解,它包含了三大元素:「聽」、「聽進去」、「表達出來」。當我們聽見對方的話後,接著嘗試理解並消化聽到的內容,咀嚼這些訊息後,再向對方表達我們的理解,是傾聽全部的歷程。
被認可的需求
認可,是「認同」以及「可以」。當我們能辨識出對方的情緒狀態,並且能清楚地傳遞:我們瞭解這些情緒存在的原因與理由,肯定對方表現這些情緒的價值,支持對方可以擁有這些情緒。這樣全然地被支持與關注、完全地被看到的經驗,可以清楚地讓對方瞭解,我們不但看見了他的心情,也能理解他為什麼有這樣的感受與想法。自己說的話能好好地被聽見,獲得他人理解,其實是許多人內心的渴望。
當人們分享他們過往的經驗或想法,其實是抱著他們能夠在對話中獲得對方認可的期待。期待對方能理解我們的情緒、回應我們的關注、認同我們的經驗價值,在分享的過程中,彼此產生情感上的連結。這些分享,其實是個邀請,期待透過共同的感受,能建立更深層的關係。
掌聲的重要性
根據調查,超過80%的主管都認為自己經常稱讚員工,但只有20%的員工表示,他們經常得到主管的讚賞。主管與員工認知的落差,也容易讓職場關係難以建立信任。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受到關注與賞識時,他們的表現就會有所不同,對自己的工作更有熱誠也更投入。有價值的讚美,會讓員工職場最平淡的時刻,變成他們生命的轉捩點。讓員工們知道工作的努力與付出是有意義的,也瞭解自己的才能有被他人看到。
讚美能創造出一個安全的情緒空間,在信任安全的環境裡,往往會激發出創新的點子。在對話時,以讚美為開始,當人們在一開始就聽到鼓勵與肯定的話語時,即使接下來表達負向回饋,對方也會用更認真的態度聆聽。因為讚美可以讓我們卸下防備與緊張,瞭解對方真正的意圖不帶有傷害性,因此我們也願意重視他們提供的建議,認為他們的建議是有價值的,雙方也能夠在這互動間,得到一個更正向的循環。
職場關係的建立
當我們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嘗試理解對方的處境與立場,透過瞭解對方的情緒,瞭解他們對工作的看法,以及理解他們的憂慮,進而看到對方在工作上遇到的難關。職場關係的信任,可以透過互動,一點一滴慢慢累積而成。也許我們無法徹底幫助對方解決問題,但是在表達關懷的過程中,我們能夠傳達自己的在乎與心意,讓對方可以確實感受到他們是被重視的。我們會在互動中帶給對方希望,減輕對方承受的壓力與負擔,進而建立對彼此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