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傾聽,打造好人緣
在跟他人的互動中,你會不會曾經覺得「我試著與他/她溝通,但他/她根本聽不進我說的…」?
當我的來訪者與我提起這樣的狀態時,我會邀請他一起回顧看看,互動中發生了什麼事情,接著,我們可能會一起發現,在那次的對話中,雙方都很急切地想要表達各自的想法,而當兩個人都在「說」時,卻沒有人在「聽」。
當兩方都很忙碌地想要告訴對方事情、當我們想著「我是為你好」,卻忽略了對方如何接收我們的訊息時,有時就會發生可惜的事:「沒有切中對方的需要」,於是我們再怎麼用力,也可能會傳達不到對方心裡。
傾聽,幫助我們更了解對方
如何才能讓我們想傳達的想法能夠順利抵達對方心中呢?其實,我們需要好好地傾聽!
或許你會疑惑,可是我是想要「表達」,怎麼會是用「傾聽」的呢?
透過專注地、積極地傾聽,我們才能夠先了解對方的狀態、需要以及想法,而了解對方以後,我們就更能夠將我們想要傳達的訊息,以對方能夠理解,並且也以「能夠如何滿足對方需要」,或是「能對對方有何幫助的方式」傳達,讓對方比較能夠接受。
舉例而言,當你看了天氣預報知道天氣即將轉涼,於是提醒了家人要多穿件外套,如果你只是說「天冷、要加件外套」,家人可能體感上並不覺得冷,那就可能會拒絕你或沒有採納你的建議。但假若你在跟他對話的過程中,知道他也在考慮返家前騎車會不會需要外套,那麼或許你就可以說「晚上會變天,如果怕晚上騎車冷,記得帶件外套出門」,如此一來,他可能覺得較為符合他的需求,就會採納你的建議了。
傾聽的非語言姿態
在傾聽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試著運用肢體的方式表達我們的專注與傾聽,以下跟你分享學者Egan提出的SOLER模式:
S面向對方(Squarely):身體姿態朝向對方,不見得要在正對面,因為正面面對有時可能形成壓迫感,可以稍微有個角度。
O採取開放的姿態(Open):你可以維持身體姿態的開放,讓身體放鬆、雙手自然垂下;有意識地減少手臂或雙腳的交叉,以避免對方感覺你在防備。
L上半身微微向對方前傾(Lean):身體略為前傾,可以展現我們的專注以及投入;相反地,上半身若過於後傾,可能會顯示出你對話題沒有興趣。
E眼神接觸(Eye Contact):適當地有些眼神接觸,也能展現你對對方說話的投入,當然,也不需要隨時緊盯對方,避免讓對方感到壓迫感,可適當地順著對方的肢體或手勢轉移目光。
R放鬆(Relax):也記得幫助自己在傾聽或對話過程中保持放鬆狀態,若你感覺自己有些緊繃,可以適當地深呼吸或放慢呼吸的速度,以輕鬆的狀態傾聽對方。
如果你不確定SOLER模式的助益,也可以請朋友嘗試用「沒在聽」的肢體動作以及SOLER模式與你對談,實際體驗看看兩者的差別吧!
積極傾聽,打造好人緣
邀請你可以有意識地練習SOLER模式,起初或許會感到些許不自在,然而習慣成自然,不久的將來,SOLER模式就能夠成為你的一部分,也能夠提升你與他人的互動與關係。更重要的是,也希望透過積極地傾聽,能夠幫助你更多地了解你想要對話與溝通的對象,讓你將想表達的訊息,能夠順利切中對方的心、形成更好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