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級必修課:快活做自己!—享受樂齡心生活
文:鄭依鈴 諮商心理師
圖:Pexels https://www.pexels.com/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經歷人生各階段,在65歲之後,進入到身心成熟的新階段,此刻最重要的人是誰呢?能為他/她做些什麼呢?
高齡的階段經常稱為「高年級」或「樂齡」,透過不同的形容方式,感受各有特殊的意義,正如此時心境調整與看法態度,都會影響內心的幸福感受。在此刻回顧人生經歷,記起一路以來的困難與挑戰,多少次都是憑藉著堅持與努力,克服所有難關才能走到現在。
請想一想,現在最重要的人誰呢?
答案其實是自己。
樂齡時光,享受生活每一天
時間來到現在,我們終於擁有更多的自由與空間,也累積經驗與智慧,正好是重新認識自己與探索生活,享受人生的最佳時機。人生就是課堂,活到老要學到老,高年級也要繼續修課,保持活力與好奇,學習活得健康、自在,維持心情愉快,體驗生活的美好,發現更多人生風景。
一、高年級的階段
根據統計預估,臺灣在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即總人口的20%是高於65歲,也也就是每五個人就有一人超過65歲。在這個年齡階段,需要面對身心狀態變化,體力下降與健康狀況,時常感到焦慮,甚至陷入憂鬱,因此學習調適是相當重要的,以正向態度面對與建立目標,培養「成功樂齡」的心態。
1. 成功樂齡三關鍵
由美國學者Rowe與Kahn(1997)提出的「成功樂齡」,表示能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積極參與社交活動以及對生活的滿意度,以下三大關鍵可以促進成功樂齡。
(1) 避免疾病與失能
健康是幸福的基礎。透過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定期健康檢查來預防慢性疾病,降低失能的風險。例如,每天進行30分鐘的輕度運動,如散步、超慢跑、運動等,對於心血管健康、關節靈活度和心理狀態都大有幫助。
(2) 維持心智與身體功能
年齡增長並不代表大腦功能會自然衰退。我們可以透過閱讀、學習新事物、參與益智遊戲來鍛鍊大腦,讓思維保持靈活。此外,適量運動能強化肌肉與骨骼,減少跌倒風險。
(3) 積極參與日常生活
人際關係對於情緒健康至關重要。建議積極參與課程、社交活動等,例如樂齡活動的課程、戶外健行團體、休閒嗜好社團、公益團體等,擴展人際圈,不僅降低孤獨感,更能學習新技能與培養興趣,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2. 維持健康與情緒穩定
生理與心理互相影響,特別是自律神經的平衡對情緒影響深遠,自律神經掌管內臟器官與內分泌系統,例如睡眠、飲食、免疫等重要功能。
(1) 自律神經與壓力的關係
壓力與自律神經系統是息息相關,因此當壓力過大或情緒不穩定時,身體可能會出現許多不適,例如胃腸不適、頭痛或頭暈、胸悶、呼吸不順、心悸、手腳麻痺、失眠、免疫力下降等等問題。因此,學習調適壓力與放鬆心情是相當重要的。
(2) 調適壓力與呼吸放鬆
調適壓力的方式有很多,其中呼吸放鬆是最為推薦,因為呼吸是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並有助調整自律神經平衡,而有效紓解壓力感受。以下是簡易的呼吸放鬆技巧:
• 鼻吸口吐:深吸氣,緩慢吐氣,幫助舒緩壓力。
• 專心感覺:閉上眼睛,專注於呼吸,氣流與溫度感覺,讓心情平靜下來。
• 靜坐冥想:每天花10分鐘練習靜坐冥想,保持身心平衡與穩定情緒,在感到緊張焦慮時,主動開始調整呼吸,就能喚起平靜的感覺,再次恢復穩定。
二、認識自己,擁抱黃金人生
成人教育學家E. Kelly提出「人生三幕」的概念,將老年視為「第三人生」,也是最精彩的階段。這是一段累積人生智慧與經驗的黃金時期,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更加認識自己,投入活力行動。
1. 整理想法,了解自我
在這個階段,重新整理自己的價值觀,了解真正的自己,思考以下問題,幫助整理與釐清,建立目標,為自己的高年級生活做出最合適的安排。
• 我喜歡與我需要:哪些事物讓自己開心,哪些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 我適合與我擅長:哪些活動能發揮自己的長處,帶來成就感?
• 我所希望的生活: 有哪些已經擁有?有哪些還能掌握?
2. 調適心情,保持正向
生活有苦有樂,有開心喜悅的片刻,也難免遭遇不如意,但我們可以學習調適心情,以下是可以協助自己轉換情緒,也在過程中更能認識自己。
• 轉移注意力:當情緒低落時,轉移專注點,如聽音樂、散步或閱讀。
• 做喜歡的事:培養興趣或嗜好,從喜愛的活動中獲得快樂。
• 與親友交流:與親友分享心情,獲得支持與安慰;或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從事有意義的活動,得到正向的收穫,感受人生的意義。
三、自在選課,輕鬆樂趣
高年級的樂齡生活不只是退休時間,退而不休,更能有所發揮,更是探索新體驗、拓展生活內容的機會。勇於嘗試,放心選擇,透過各種類型的學習與活動,讓自己保持活力,吸收新知,讓生活維持新鮮與樂趣。
1. 個人課:自我充實,腦力訓練
主要以利用自由時間或是獨處時刻,以學習不設限為原則,放鬆去探索新的可能,可以試試以下選擇。
• 無限學習:參加實體講座或是網路課程,了解新知,豐富視野。
• 培養興趣:學習書法、繪畫、樂器等,發現新的才華。
• 腦力訓練:閱讀書籍、玩玩小遊戲、腦力激盪,維持思維靈活。
2. 團體課:社交互動,快樂同樂
鼓勵參與團體課程,多多與人往來,社交活動能有助提升幸福感,保持心理健康,可嘗試以下活動:
• 加入社團:具有規律聚會或實體活動的社團,例如登山健行團體、舞蹈班、翁公益團體,在過程中,參與活動內容,同時也結交新朋友。
• 志工服務:參加社會服務性質團體,投入幫助他人的工作,可以根據專長或能力,繼續提供貢獻,助人為樂,一舉兩得。
3. 人生課:回顧與賦予新價值
高年級的人生課題,每個人各有不同,在一路前進的同時,回顧自己的經歷,常會有所感。建議可以嘗試寫下自己的故事,練習從不同的角度看見自己,或是可以參與心理團體,在心理師的帶領,體驗回顧人生事件。
從回顧過程之中,看到自己的成就與韌性,重新理解與獲得意義,感受生命的價值,體會人生的智慧,賦予樂齡人生新意義。
樂齡人生,享受生活每一刻
人生階段晉升到高年級,在經歷許多與累積智慧之後,看見山水,又是山水,此刻心境只要盡力就好,珍惜時光,專注當下,就能自在做自己,享受生活的每一刻。